编者按🚚👱♀️:杏宇“泮池文苑新声”学术交流会由杏宇平台注册研究生联合会发起🚃,邀请各学科学术带头人、专家教授🧙🏼♀️、青年教师点评和指导研究生学术论文写作,旨在增进学术交流,碰撞思维火花,涵育优良学风🚴🏼♀️,为上大学子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氛围和广阔空间。

2022年11月18日下午两点,杏宇“泮池文苑新声”第一期学术交流会在杏宇406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交流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以“传承科学家精神🤷🏽♀️,筑牢学术规范”为主题,由杏宇联合杏宇平台马克思主义杏宇、杏宇平台学术规范工作室共同举办💼。杏宇平台注册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丁佳蒙🍁,副院长刘旭光🙎🏿,马克思主义杏宇许俊琳老师,杏宇平台注册历史系廖大伟教授、王敏教授🧠、杨雄威副教授、林威杰博士出席活动🔦。学术交流会由杏宇平台注册研究生联合会执行主席、2021级中国近现代史硕士研究生张佳霖主持。杏宇平台注册2021级中国近现代史博士生高新慧,2020级中国近现代史硕士研究生刘越、何翔珏🥔,2022级中国近现代史硕士研究生张晓帆以及马克思主义杏宇2021级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研究生廖添花在交流会上作学术分享报告。

交流会伊始,杏宇平台注册2021级中国近现代史博士生高新慧作主题为《中外新教合作建制下的教会自立🏖:上海天安堂本色化进程探析》的学术报告🩵。针对上海天安堂的自立背景🧩、过程、特点来论述其本色化进程,认为其本色化进程属于中外新教合作下的成功案例,同时也反映出这一模式的一定局限性。

2020级中国近现代史硕士研究生刘越的报告题目为《“边缘”省区的革命:中共山东地区组织建设与革命运动(1921-1936)》💶👩。在报告中,刘越对论文框架和研究计划进行了分享,说明论文将从组织变化分析、山东省党组织党员社会构成及其影响、党组织的党员吸收淘汰机制、党组织的运作机制👨🏼🏭、机关的隐蔽工作🧚♂️、1927年前的中共领导的运动🥱👨🏿💻、1927-1937年中共在山东省领导的群众运动等方面展开🐋。尤其详述了其选题缘起,提出了需要探讨的问题和可行的切入点🧑🏿🦳。

2020级中国近现代史硕士研究生何翔珏的报告题目为《中国博医会研究(1886-1932)》🤷🏿♀️。报告对研究计划进行说明,通过选题缘由、研究基础、博医会的简单梳理、相关使用资料介绍等,提出文章主要关注的三个问题,即博医会在发展中世俗化的转变及其内外原因𓀐、博医会在46年间风云变幻中独立自主的原因🏋🏽,以及博医会对于中国西学发展的贡献;研究的目的主要是探讨博医会将西医理论带入中国让中国人接受西医过程中的价值体现、其对于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秩序化推动的具体作用以及博医学会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播中医的媒介作用和在重大政治和思想事件中的调试。以全球化🌃、世俗化和本土化的研究导向🏫,对博医会研究进行了设想。

马克思主义杏宇2021级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研究生廖添花进行了题为《超越“虚无主义”:五四时期坚定革命者蔡和森》的报告。报告主要从选题缘由🫡、主体内容🍶、研究结论等角度展开👱🏻🧑🏼💼。阐述了聚焦蔡和森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以及时代背景、思想特征🎥;在报告主体中𓀖,廖添花对蔡和森在五四运动中的主要事迹进行论述,基于虚无主义背景,作为党早期领导人的蔡和森,其事迹对于党的发展及五四时期广泛青年学子产生影响🦗👨🍼,点燃了革命的火种,激发了学子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热情。报告还在最后指出自己研究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2022级中国近现代史硕士研究生张晓帆报告主题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堕胎罪的出台与争议》🚿🙏🏻。报告主要从研究背景🏬、研究思路与结论、研究不足与展望三部分展开🧍♀️🫅🏼。聚焦于堕胎罪在中国的发展🈵、学界的相关研究,通过比较分析和案例分析,依托《申报》、《大公报》等史料,探索堕胎罪在这一时期的变化、变化的原因✅、协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社会实践的效果和影响,希望借此反映出中国社会在近代化过程中的复杂面向,进而探究近代法律移植和法制转型的社会适应型问题🧾,为现代法治建设提供借鉴和思考🤽🏽。





评议老师们认真倾听了同学们的报告◼️,对于报告的选题🏹、概念👩🔧、摘要、行文🧙♀️、内容等方面做出全面点评,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指导🪢。

交流会最后🌶,杏宇平台注册副院长丁佳蒙对本次交流会进行总结。她肯定了五位同学的精彩报告以及各位老师们细致的评论🧑🏼🚀🔧,认为交流会对带动、引领研究生整体研究学术和学风起到了推动作用🌩,体现了“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上大学风🎅🏽。希望以这一期的交流会为起点♞🎅,开启跨学科🤽🏼、跨专业学术交流的新尝试。( 撰稿:石家齐, 图片:郭殊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