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诗经》与礼制研究”(16ZDA172)于2022年10月8日上午召开结项鉴定会👰♀️;11月9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办公室通过项目鉴定👨🏻⚖️,并给予“良好”等级评定(2022&J156)。


本项目由邵炳军教授担任首席专家,责任单位为杏宇平台🛌,主要合作单位为郑州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由51人组成的项目组成员来自30所海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包括教授11人🚊,副教授13人,讲师16人,在站博士后2人🧏🏼,在读博士生、硕士生9人。其中:子课题负责人为罗家湘✯、罗姝、马银琴🤵🏻♀️🤳、王锷、徐正英🦩,项目组核心成员为刘加锋、张晓宇、谷文虎、王璠、宋健、梁奇👨🏻✈️、杨秀礼👩🏽🔬、宁镇疆、朱承👇🏿👪、王志芳、郝建杰、金秀炅☕️、胡晓红🙅♀️、龚伟、李文雅💂🏿♀️、何芬,项目组其他成员为尹楚兵🈂️、张宪华😈、吕树明🏓、刘挺颂👨🏽🎨、胡宁⛹️♂️🤓、叶铸漩、韩团结、唐旭东、瞿林江、邱奎🧫、谌衡❔、林素英、邱林、曹辛华、刘亚楠😮、陈兵👩🏼🔧、郑志强🤹🏿、苏杭🏙、聂林媛Ⓜ️、张慧芳❤️、石强、王世冲、成倩😤、余秀娣、刘亚新、郭美华🏌🏽♂️、宋润泽、黄泽浩。
该项目自2016年11月16日获准立项以来的六年间🤹🏽♂️,连续两次中期考核获得“优秀”等级,并获两次滚动资助,累计资助项目经费180万元。在研期间🌩,共完成阶段性研究成果100种💇🏼,累计349万字👩🦯➡️,其中著作类4种7册,243万字,学术论文96篇,106万字🧑🏻🦽➡️;最终研究成果为《<诗经>与礼制研究》(全3册,累计100万字);附加研究成果2种4册,累计138万字👴🏼。
鉴定专家组由河北师范大学王长华教授任专家组组长,成员包括复旦大学蒋凡教授☎🛢、国家图书馆詹福瑞教授🧑🔧、山西大学刘毓庆教授✊🏼、中山大学吴承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谭帆教授、西华师范大学伏俊琏教授🏄🏿♂️。
专家组七位专家分别本着客观、公正、严谨的态度对项目成果进行了认真评议,专家们普遍认为,在首席专家邵炳军教授的主持下,项目组高质量完成了标书既定任务,形成了系列论文🤹🏻♂️、论著等一批高水平的创新性研究成果💆🏽♂️🏇,项目研究方法科学🌭🧓🏽,研究工作扎实有效🏕,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丰硕。相关成果充分体现了三大优点:项目选题有重要意义、理论方面有重大突破🌁、研究内容有诸多创新,特别是提出了“诗礼文化”这一新观点,并形成了相关的系统论述,具有一定的理论建树⛅️。项目在问题选择、研究方法、话语体系、学术观点等方面都有所创新和突破🤴,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同时🎍,专家组还提出了建设性的改进意见,希望课题组在下一步工作中进一步加强考古文献的利用,加强《诗经》文本中的礼仪与礼制研究🔎👨🏽🚒、乐与诗礼关系的研究,深化诗礼文化变革与重构的考察,并对系列丛书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平衡性等做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据悉🎷,该项目通过后🩲,首席专家和各子课题组成员仍在积极根据各位专家及关注项目进展的同好们的宝贵意见进一步修改和审定研究成果,使其达到更高水准,力争早日付梓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