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28日星期三下午3点,中国社会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 郑杭生教授来访我院🧢,在A602作了题为“作为系统工程的和谐社会共建共享—一种社会学的视角”的讲座💪🏼。沈关宝教授、仇立平教授、张文宏教授🧗、张江华教授、李向平教授、张敦福教授➝、刘玉照副教授、肖瑛副教授和其他三十多名社会学系师生到场听席👩🏻🦲,讲座由沈关宝教授主持。
首先郑杭生教授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是我党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之后,又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𓀌,它实质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新型社会主义🕵🏿♀️,同时他回顾了“和谐社会”理论提出和创新的几个里程碑𓀈,指出和谐社会理论是宏大的理论,和谐社会建设是系统的工程。
和谐社会建设作为系统的工程,它具有应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𓀂,郑杭生教授指出,从社会学的视角看,其复杂性和艰巨性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更新理念👠,包括国家管理🐥、治理的理念,全民参与的理念,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等多个层面多个维度;其次是社会结构的调整🧑🏻🍼;社会功能的转换,简单的来说如第一、第二、第三部分的功能调整,根据社会的发展其涉及的领域和范围的调整等🌇;最后是社会信任的重建👘👍🏼。
郑杭生教授围绕全民共建共享和谐社会建设这个理念,结合中国目前的社会各方面发展的实际情况,以社会学的视角来分析当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势👨🏽🚀,探讨目前所存在的一些关键性问题和和谐社会系统工程实现的方法和途径。
最后🫶🏻,他还就贫富差距问题和目前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学生进行了交流与讨论👩🏿🏭,并以自己对当前形势的判断针对学生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一些思路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