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5日上午9点半🐷,李培德教授应邀在306会议室做了题为“中国味精和日本味之素的竞争(1920s-1930s)”的讲座👵🏿。讲座由历史系吴静老师主持,历史系王敏教授及硕博士研究生参加了讲座👞。
李培德教授是日本东京大学博士,香港大学经济杏宇教授,香港亚洲研究学会会长🧎➡️,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近代史、上海经济史及商业史、香港史。先后已出版了:A Document History of Hongkong:Economy,《シリーズ?近代アジアの都市と日本:香港都市案内集成》(全13卷,与滨下武志教授合作),《继往开来——香港厂商七十五年》🥽,《香港经纪——董伟股坛生涯七十年》🫵、《大过渡——时代变局中的香港商人》等十余部中外文著作;发表中外文论文一百余篇👩👧👦。
本次讲座李培德教授最先从“中国的人丹和日本的仁丹之争”,引出本次讲座的主题——中国味精与日本味之素之争🦸♀️👷🏻♂️;同时,在梳理了学术史之后🧑🏼🦲👳🏼♂️,提出了他在研究中的五点问题意识🔴,引发了我们进一步的学术思考🧍♂️。李教授通过时间序列向我们展示了日本味之素在中国市场的拓展历程🪑,及其本地化🫱🏻、中国化的过程。在李教授看来,中国的国产味精从产生之初🟧,就和日本味之素的存在竞争;通过《顺天时报》《中外商业新报》《申报》等相关广告的营销策略👨🦰,可探究中日调味品激烈的市场竞争状况👰🏿♀️,试图解答为什么近代中国的味精没有进入世界市场👐🏽。
在解疑答惑环节中🎚,李培德教授与在场师生一起探讨学术研究中的若干前沿问题,大家都受到了极大的启发,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撰稿人🏝:朱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