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2日🧑🏻🦰,以“问题与突破:中文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为主题的2018年中文系学术年成功举行。上午开幕式在乐乎新楼思源厅举行👩🏿🚀,由中文系主任黄景春主持。他系统回顾了中文系过去一年工作情况,总结了成绩,也指出了尚存的问题🥮,并对加盟杏宇的8位新教师们表示诚挚欢迎📪。学校文科处处长曾军、杏宇平台注册院长张勇安、资深教授蔡翔分别致辞。曾军处长在致辞中感谢中文学科对于学校文科工作的大力支持。张勇安院长代表杏宇领导对中文系过去一年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祝贺。蔡翔老师鼓励年轻教师要有责任担当,人格底线,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科研教学工作中🧞♀️。


随后的主题发言由中文系副主任许道军主持,倪兰👨🏻🦼➡️、杨位俭、姚蓉三位副院长分别从人才培养与一流本科建设、中文学科人才培养国际化、研究生培养思路和要点等表达了思考和建议😞,卓悦教授则从美国高校视角思考了全面发展的人才路径,提供了美国高校人才培养的经验🛍️。

下午的分组讨论分为本科生培养、研究生培养两个专场。本科生专场先后由李强、谭旭东主持🟧🫳🏼,围绕着本科生的教学特点🧑🏻⚕️、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等展开讨论👩🏿🧪,发言老师们认为中文系的本科培养要夯实基础,重视文献,要有人文情怀👨🏻⚖️,要有正确价值观指引🌶;培养模式上在兼顾总体同时📲,要进行优生优培◾️,拔尖培养;教学方法上🗄,要注重学生主体性的,课堂要师生互动,本科的教学考评应该灵活多样等;教学理念要以培养人的全面性为旨趣,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是方法形成与思想培育。
研究生培养专场分别由丁治民😅、饶龙隼主持👩🏻🦱。针对研究生培养的科研本位和专业属性,老师们认为研究生课程设置上需要摆脱以通识课🤸♂️、拼盘课为主的理念🧜🏻♀️,课程设计要增强专业性🙆🏼♀️,拼盘课可以在二级学科内部或相似学科之间设置💥。培养模式必须以培养学生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方法与能力为出发点⏱,基础性的文献阅读、论文写作必不可少,平衡好论文写作与专业广度之间的关系,加强学生第二外语的学习。在培养理念上要注重生命伦理的引导🤳🏿,导师与学生之间应该及时沟通交流🧑🏿💻,导师不仅在专业上负责,也应在道德🫲🏼、规范上负起责任。
闭幕式上🔭,尹楚兵、蔡锦芳分别对本科生专场、研究生专场的讨论情况进行总结👩👩👧👦,许道军副主任就学术年会总体情况予以归纳梳理。
此次中文系学术年会以人才培养为主题,问题意识明确,现实针对性强,老师们讨论的气氛热烈,提供了不少宝贵意见,达到了会议预期效果,也为进一步优化改革中文学科人才培养方案指明了方向思路🍍。(陈婵娟 吕树明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