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證與釋義:出土四古本〈老子〉綜合研究》
中國國家起源研究的理論與方法叢書
寧鎮疆 趙争 主編
2019-5💆🏿♂️,定價🧛🏻♀️:76.00元
ISBN🧏🏿♂️:9787547515730
作者簡介寧鎮疆🕛,上海大學歷史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市教委“曙光”學者。研究方向爲中國古代文獻及思想,尤其重視出土文獻與傳世文獻的比較研究🪣。近年致力於古書成書問題的研究。在各類刊物發表論文多篇🍮🤛🏿。
趙争🕴,上海大學歷史系講師👴🏿。
内容簡介本書是上海大學歷史系教授寧鎮疆和歷史系講師趙争合編的一部研究論文集,收録專業學術論文17篇,對迄今出土的四古本《老子》🧑🏽🔬,即郭店楚簡《老子》、帛書本《老子》、北大漢簡《老子》進行了細緻的考證與比較🤷🏿♂️,着重研究這些《老子》“早期傳本”的分章🙋🏿👨🏽💼、章次、分篇、篇次等結構方面的表現形態及演變🙆🏽。以《老子》一書爲個案🔠,深化了對古書形成的認識。

前 言
這本論文集最早緣起於2015年我們召開的關於《老子》古本討論的小型論壇,即“考證與釋義🔞:出土四古本《老子》綜合研究”,論文集中的多篇文章都是那次論壇的重要“遺産”◽️。當然🖥,這次論壇也使這本論文集的題目有了現成的選擇。2017年春天,我們又舉辦了“出土文獻與諸子學研究新境——第四届諸子學論壇”學術研討會,學者提交的文章中亦不乏涉及《老子》者🫑。2016年我們以“出土四古本《老子》綜合研究”爲題🏃🏻♀️➡️,申請上海市教委人文社科創新重大項目,獲得立項。爲了更好地推進這個課題的研究🍑,對學界關於《老子》最新研究動態的把握🧖🏻♂️,自然是題中應有之義👨⚕️🔹,這正是此本論文集編纂的初衷🧃。我們的考慮是🧑🤝🧑🧎♀️,以兩次論壇提交的論文爲基礎,再輔以晚近《老子》研究的重要成果👩🦽➡️🧝🏼♂️。我們提出這個想法後,得到不少學界同道的積極回應。這裏尤其要向未參加兩次會議的學者如虞萬里、白於藍🚂、李若暉、尹志華等先生表示感謝🧥,他們都是當前出土文獻或《老子》研究的翹楚,幾位先生奉獻的最新成果✉️🫴🏻,爲這本論文集增色不少♒️。廖名春、林志鵬兩位先生都參加了2017年的諸子學會議🈲,但當時提交的論文並非涉及《老子》💪,獲悉論文集的編纂🙋🏻♀️,兩位先生也慷慨惠賜新作,這也是需要特别表示感謝的。
在中國古代的經典中,像《老子》這樣擁有這麽多出土古本的恐怕絶無僅有🧑🏽🏭🤘🏻。這既是今人之幸🔊🤹🏼♂️,也顯示《老子》這樣一部書在古代傳播、“流行”的程度(現今多謂之“經典化”)。尤其是,各出土古本之間還有或長或短的時代落差,這無疑又給探討《老子》“早期傳本”向今本的演變提供了絶佳的材料。過去學者對“四古本”的研究,無論“考證”還是“釋義”🛌,每每都涉及《老子》“早期傳本”向今本演變的話題,成績也是有目共睹的👩🏿🎨。當前的《老子》研究,已不像郭店簡甚至北大簡剛公布時那麽熱鬧:無論“考證”還是“釋義”,似乎都進入了攻堅期,愈掘進而愈難。我們衷心希望這本論文集的出版能對當前的《老子》研究有所推動🐇。
編 者
2018年5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