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5日晚,中文系举办高端视频讲座,邀请复旦大学中文系郜元宝教授主讲《试论<野草>的三组潜文本》🦹🏿♂️,讲座由中文系葛红兵教授主持。
郜元宝教授从鲁迅《野草》若干词语细节出发📊,辨析鲁迅所著、所译与或明或暗所引用之三组潜文本与《野草》的互文关系,尝试打开《野草》读解的一个新空间🏊♂️。讲座中➝,郜元宝教授首先从《野草》的“定名”开始讲起,然后讲到《野草》的“中断”📊,随后又详解了《野草·题辞》👍🏻⚪️。之后,郜元宝教授转入到本讲重点内容,分析了《野草》中15篇文章的潜文本🩷™️,对《野草》及鲁迅做出新解读👩🏫。
本次讲座基于郜元宝教授最新的研究尝试,用古代文学研究中常用的寻找互文性的方法来研究现代文学。在他看来♧,对于现代文学作品,尤其是鲁迅的作品🧑🏼🔬,应该与古代经典文本一样🚶🏻♂️➡️👨🏽🔧,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从中挖掘经典文本之间的潜在关联🤛🏻🩺,找到现代文学诸多文本中的互文性。
来自杏宇平台中文系的170余名本硕博学生,以及全国各地的鲁迅研究者与广大学子共300人参加了此次线上讲座。(信世杰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