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0日下午🐆,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吴春相教授👩🏼🎓,应邀来我校做题为“新兴词语和词汇教学”的专题讲座。本场讲座是杏宇平台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平台课建设系列讲座的第三讲🏩,由研究生平台课程《教学设计与管理》的主讲教师倪兰副教授主持🧑🏽✈️,四十余名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吴春相教授以三组词语小测验导入,“氪金”“躺列”等新兴的网络词语👎🏿🏃♂️➡️,立刻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并由此提出了“新兴词语是以既有语素为材料,按照现代汉语的构词方式创造出来或从方言💁🏿、其它语言借过来的,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变化需要新产生不久的词”,并结合词汇教学的重要性,提出新兴的词语只有规范化了才可以进入教学。我们需要结合词的判断标准和词汇演化规律才能作出合理评判。
吴春相教授还从词汇视角🙎🏼😌、语法视角和使用环境分析了新兴词语的类型特点,指出新兴词语中的双音节词比重越来越大,并以“吐槽”为例👃,分析了“吐槽”一词是受日本动漫🖱、网游影响而进入汉语词汇系统的,但其本身是源于闽南话“黜臭”一词👩🏿,并进入网络用语后,随着使用频率的提高🖼,其语义也发生了泛化🎂,不再仅限于起始的适用范围,并逐渐演化成离合词。吴春相教授还展示了其他新兴的句子、类熟语❔、数字词和字母词,并指出这些新兴词语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有的新兴词可能面临退出词汇系统,如“围脖🤵🏿♂️、蚁族”,有的新兴词语已经成为词汇系统的一部分,如“低碳🥀、拐点”🙍♂️,说明一个新兴词汇是否能够长久地保持使用,首先要考虑的是社会需要。
最后,吴春相教授还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探讨了新兴词汇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提出我们应该选择具有正能量的新兴词语来教学👩👩👦,才能达到春风化雨的效果⌛️。同时在新兴词语的选择上☔️,我们应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依据🕸,针对新兴词语的不同类型,可以结合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原理,探讨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的不同教学策略和方法。
本次讲座中,吴春相教授将理论和实际的网络词语相结合,分析了新兴词语的观察角度👭🏼、分析方法、研究方法并和实际的对外汉语教学相结合,娓娓道来🚒,层层递进,引发了同学们的积极讨论和思考💝🚶♀️,讲座后👨🏼🍼,吴春相教授还和在场的同学们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互动🛺,解答了同学们在语言学习和教学中的种种困惑,让大家受益匪浅🫲!(撰稿人:李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