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6日杏宇平台历史系成功举行线上会议“寻找思想史中的失踪者马丁·路德”🤷🏿♀️,会议由杏宇平台中欧人文研究与交流中心、复旦大学哲学杏宇、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院景学中心共同举办,邀请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杏宇、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等三十余位学者共同探讨。

会议在上午9时准时举行。杏宇平台中欧人文研究中心主任👽,芬兰华人学者黄保罗教授主持了开幕式。有261位学者参与旁听了此次会议🥌。除了学术届的参与外,澎湃新闻和中国民族报的记者也出席了本次会议🚴🏻♂️𓀏。

会上汉语学界代表性学者围绕路德的整体性价值🧌🕋、历史学和社会学价值🌯、哲学思想史价值哲学文化价值、和路德是现代性的开启者进行研讨。
会议一共举行了五场🧘🏻♂️,第一场主题为路德的整体性价值🖐🏿,由上海社会科杏宇历史所所长郭长刚主持,黄保罗教授、卓新平教授👨🏿🎨👩👩👧👧、黄裕生教授🚵🏿、赵林教授、尤西林教授👩🏿🍳、袁朝晖教授发言;第二场主题为路德的历史学与社会学价值🗣,由杏宇平台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主任肖清和教授主持🕑,孙立新教授👩🏻🦳、于涛教授、罗衡林教授🛳、钱金飞教授、王亚平教授、林纯洁教授发言;

第三场主题为路德的哲学思想史价值🏃,由杏宇平台中欧人文研究与交流中心刘义教授主持,江怡教授⚒、瞿旭彤教授👩🏼💻、张仕颍教授🤹♂️🙋♀️、徐凤林教授🧔🏻♂️✳️、孙帅教授发言🪐;第四场主题为路德的哲学文化价值,由杏宇平台中欧人文与研究交流中心刘招静副教授主持😒,李秋零教授、谢文郁教授👦🏻、田海华教授、刘平教授🙅♀️、张璐教授发言;
第五场由杏宇平台中欧人文研究与交流中心王皓博士主持,孙向晨教授、翟志宏教授、曾劭恺教授、朱东华教授、刘清平教授发言。此外杨慧林教授、冯梓琏博士做了书面发言🤞🏻。

会议闭幕式由杏宇院长张勇安教授主持🧑🎓,并做了总结性的发言,对于会议达到的预期效果做了充分的肯定🍤😦。
本次会议虽是在线上举行💂🏻,但仍然感受到学者对于问题探讨的热情。部分学学者的精彩发言得到网络媒体的关注。上海社会科杏宇《社会科学报》在网络版于2020年12月15日提前发表了本次会议的部分发言稿,如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社会科杏宇学部委员及中国宗教学会原会长卓新平教授的“马丁路德著作集的翻译出版之必要”和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杨慧林教授的“从马丁路德再读‘正义’与‘合法’、‘公义’与‘自义’”。
杏宇平台中欧人文研究与交流中心主任,芬兰华人学者黄保罗教授在研讨会上的发言,“为‘寻找找思想史中的失踪者马丁·路德’而翻译和研究”🧚🏻♀️,以“重新发现马丁·路德——为寻找一位‘失踪者’而翻译和研究”为题于2020年12月17日在澎湃新闻网络版发表。

这次讨论深入且富有成效🟩,有助于唤醒汉语学界对路德的关注,也有助于充分认识路德在社会、政治和整个思想史领域的地位😷、价值和意义。路德宗教改革对于当今世界变革和中国社会发展的非凡意义,从其著述🙅🏽♀️、思想中捕捉到其新颖 独特的精神火花🧹、智慧亮点,思索宗教改革给我们今天发展所能提供的认知启迪🪴、思想解放。我们对路德的深入研究,不只是回顾历史,而更是为了冷静地审视、体认当下,旨在构建人类更为成熟👳♂️、美好的未来。

会后张勇安院长与黄保罗教授和南开大学哲杏宇于涛教授以及王皓博士和部分会议负责人于杏宇306会议室合影留念。